欢迎您访问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金牛千张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涛: “千张皇后”的“金牌”梦

时间:2023-10-27 来源:市群艺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践行者和传承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


一直以来,黄石市群众艺术馆、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持续开展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作,2022年更是开启了“探访黄石非遗传承人”之路,形成了一批重要的记录成果。这些文字、视频,生动讲述了黄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石丽涛

性别:女

出生:1965年10月

项目:金牛千张制作技艺

职务:金牛千张第十八代代表性传承人、湖北亿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丽涛有着很强烈的时间意识,她于2013年在金牛镇创办湖北亿隆食品有限公司,至今已有9年多,“现在是临近亮剑的时候了。”


亮剑,目标是啥?作为金牛千张的第十八代代表性传承人,石丽涛踌躇满志:“我们要打造中国千张行业第一品牌。”


9年传承发展路


9年创业,石丽涛为推广金牛千张付出了巨大努力,公司也一步步做大做强,具备了实施智能化生产的条件和基础。作为传承人,她在带头保护传承的同时,心中的那个“千张产业化”梦想也越来越清晰。


金牛千张在石丽涛心中打下烙印,始于童年,小时候她特别喜欢吃千张。初中毕业后她没再读书,而是学习金牛千张的制作技艺。


2013年,石丽涛选址山清水秀的黄泥村,创办了湖北亿隆食品有限公司,这是金牛镇首家传承祖传制作技艺、批量生产金牛千张的民营企业,也是唯一生产千张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虽然是公司董事长,但石丽涛没有坐在办公室,除了在外面跑市场外,她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授徒传艺上,她手把手培养出来的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就像她一样,熟练掌握了各个工序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生产出令人称道的金牛千张皮。


为做好金牛千张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石丽涛特意注册了“老金牛街”牌商标,带着产品参加各种展销会、订货会、菜肴比赛,了解市场需求,收集餐饮酒店、原料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这种自我负重和磨砺,才保证了亿隆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始终与市场的“节奏”保持一致。9年来,亿隆公司的千张产品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既有千张皮,还有千张丝、千张结、千张卷、卤味千张、风干千张、鲜千张等等。


希望金牛千张人人爱吃


“虽然金牛千张是源自金牛镇的一道美食,但我希望全国人都喜欢它,能吃上它。”这是石丽涛的心声,也是她美好的憧憬。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推广宣传金牛千张的机会,真的就像“千张皇后”一样,捧着心爱的“千张皇子”,四面展示,八方亮相。


传千年技艺,飘万里豆香。经过亿隆公司生产、改进、包装的“老金牛街”牌金牛千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相继获得国际农博会金奖农产品、荆楚优品、湖北名牌产品、湖北特色好食材等光荣称号。亿隆公司被评为中国诚信示范企业,石丽涛个人上榜黄石市最美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


各式各样千张产品的出现,激发了酒店大厨的灵感,丰富了餐桌菜品的内容和形式。鸡汁煮千张、千张结煮牛蛙、千张牛肉碎、捞汁千张丝、福袋千张球、避风塘千张卷、虫草花煮千张丝、腊味煮千张、槟榔鸭烤千张结、千张丝养颜羹、鱼香千张……花样繁多,口味各异,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打造金牛千张文化产业园


每年冬季是金牛千张生产和销售的旺季,这时候,一些在外地打工的金牛人会回到家乡,临时做起千张生意。

石丽涛心里很清楚,手工做千张是糊口,金牛千张要想实现工厂化、产业化,必须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亿隆公司得到了市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打造金牛千张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获得肯定,产业园选址也已明确。近日当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还冒着高温来到公司考察,现场表示支持,这让“千张皇后”信心更足了。


据石丽涛介绍,金牛千张文化产业园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包括数字智能车间、金牛千张博物馆、千张宴特色酒店、亲子休闲旅游体验、千年千张文化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情景再现”等等。“通过传承金牛千张非遗文化,走规模化生产和名牌化推广之路,我们要创建中国千张行业第一品牌。”


金牛千张文化产业园项目今年内有望破土施工,目前,石丽涛正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了把金牛千张产业做大做强走向全国,我希望更多有情怀、有抱负的家乡人,和我一起创业,共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弘扬地方非遗文化特色美食作贡献。”石丽涛动情地说。(记者 田力/文 李航/摄 徐鹏举/视频)


原载于《东楚晚报》2022年8月25日5版